玖景文旅
策劃-設計-建造-運營
用文化創(chuàng)意點亮文商旅
咨詢電話:15070893349
何處是吾鄉(xiāng)?天地之間有片瓦,五行相合是吾家。
《周書》載“神農作瓦器”,《禮記》云“夏時昆吾作瓦”,瓦的起源幾乎和中華文明一樣悠久。
在千年的歲月中,中國人的瓦分陰陽,正面為陽,反面為陰,一塊陰一塊陽相扣相合,陰不離陽,陽不離陰,陰陽相濟,方為大道。
更為讓人驚嘆的是,中國祖先們曾以金取土,以水和泥,于烈火中燒結成瓦,將瓦疊于椽木之上,一瓦遮頭,為中國人又遮風又擋雨。
瓦,順乎陰陽,合乎五行,它不僅守護我們走過千年歲月,更是陪伴我們生老病死。
瓦在,家在。
人有生老病死,瓦有嗎?
“床頭屋漏無干處,雨腳如麻未斷絕”,顛沛流離時杜甫所住的茅草屋在風雨中飄搖欲倒,漫漫長夜,屋內雨點如麻,一片凄涼。
于是杜甫有了期待:“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,風雨不動安如山”,穩(wěn)如泰山,不懼風雨的瓦房,才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家。
有史為鑒,在《清明上河圖》中,一段京華煙云飄在瓦上。遠遠看去,青瓦蓋頂的普通人家,它不同于琉璃瓦鋪就的宮殿,華麗莊嚴不可親近。只因它記載著中國普通百姓生活的點滴,帶著一絲溫潤,淌過流年滄桑。
瓦房的神奇之處還在于下雨之前,屋前檐下的柱礎就先潮潤,古人云:“天欲雨,柱礎潤”,果然不假。屋子一旦上了年歲,就有靈性,能知天地人意。
人們常說瓦通靈,殊不知人有生死,瓦亦有。所以每隔幾年都需要上房“撿瓦”,人們會選擇在一個天朗氣清的日子里,用新瓦把老瓦換下。
只為讓瓦質本潔來還潔去,歸于山林,歸于天地,歸于我們最初的來處。
留不住的瓦房,回不去的故鄉(xiāng)
據統計,自2000年至2010年,10年間90多萬個古村落消失,平均每天就有近300個古村落消失。而隨之逐漸消亡的,還有中國的瓦房。
馮驥才痛心疾首的說:“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書,可是沒等我們去認真閱讀它,在城市化和城鎮(zhèn)化的大潮中就消失不見了。”
不管是否情愿,生活總在催促著我們不斷向前,老家也一樣,從農村到城市,改造、重建、變遷,遺失的遺失,消亡的消亡,就像我們安身立命的青瓦房,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,幻化成我們的精神故里。
人們常說,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(xiāng),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??赏叻?,我不能忘卻,不敢忘卻,不會忘卻......
15070893349